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6月6日全国“爱眼日”连续三年聚焦青少年近视 ,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

2018/6/6 14:02:49      点击: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趋势明显,青少年近视群体已超过一亿人。延续了半个世纪的眼保健操是否有效?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对视力的影响情况如何?怎样防控近视?在国家卫健委(6月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专家对此一一做出解答。


儿童青少年近视日益严重且低龄化

 国家卫健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已得到有效遏制: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SR)超过2000(2000年为370,2010年为800);活动性沙眼、沙眼性倒睫患病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致盲性沙眼流行区标准,沙眼在我国不再是公共卫生问题;此外,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分泌科和眼科之间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推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工作的“关口前移”,眼科整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趋势明显,已成为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自2016年开始,国家建委联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连续3年将“全国爱眼日”的主题聚焦在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约有近6亿近视人口,其中1000万已发展为病理性近视,主体为儿童青少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指出,“这一群体近视眼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6到10岁为关键年龄段,一年级的近视发病率约为3.9%,初中生则高达67.3%。”


2

近视背后是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与中国儿童青少年接近40%的近视率相比,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究其原因,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近视的发生是由哪个基因决定的。在诱发近视的三大因素(遗传、环境和营养)中,科学家们认为环境因素对近视眼的发生起的作用更大。焦雅辉指出,电子设备屏幕、不良光线、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间太长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诱发近视。

  近视和远视、散光、屈光参差并称屈光不正的四大类型,其中近视发病率最高。“屈光不正就是指由于眼球调节失衡引发的视力不正常。”北京协和医院视光学组负责人龙琴介绍,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够自动改变屈光力的大小,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而当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近视眼就出现了。

  王宁利将中国的近视患病率总结为“早、多、高”三点。即患病年龄越来越早、人数越来越多、度数越来越高。为什么会导致近视?王宁利认为,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近距离工作时间过长、缺乏足够的户外运动在他看来是造成当前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这也与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有直接的关系,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向孩子施压,加大学习强度和频率以在考试中取得更高分数,导致青少年很少有时间通过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另一方面,王宁利也指出,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使孩子们经常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他们用眼强度大增,眨眼频率降低,从而造成视力减退。

3

如何防控青少年近视问题?

2018年6月6日是第23届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自2016年起,已经连续三年将“爱眼日”的主题聚焦在“青少年”身上,科学防控青少年近视,我们更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养成正确读书的姿势

养成正确读书写字的姿势,不要趴着、仰着或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眼睛离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3-35厘米。

2、保持足够的户外运动

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有比较明确的保护作用。因此,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走走。户外活动越多,发展成近视眼的可能性越小。对于想预防近视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3小时更佳。

3、尽量远离电子产品

如今电子产品的普及,小孩子在孩童时期接触手机、电脑、平板的机会增加,他们经常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他们用眼强度大增,眨眼频率降低,从而造成视力减退。因此要尽量让小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让他们的眼睛在正常情况下生长,减少过度用眼。


更多资讯请关注天润光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