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盲症:你们不懂夜的“黑”
1、什么是夜盲症?
01、含义
夜盲症俗称“雀蒙眼”,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该症状一般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
02、详情
人眼底的视网膜上有圆锥体细胞和细长形状细胞,这两种细胞中凑存在同一种光感物质即视紫红质。
其中圆锥体细胞管白天观看物体,细长形杆状细胞管黑夜观看物体,这两种细胞中的感光物质实际上是由维生素A(视黄醇)参与的蛋白质,当光照射时,这种蛋白质发生结构的改变随之引发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形成影像,而视紫红质自身则“褪色”,若此时进入暗处,由于视紫红质消失,眼就对光不敏感了,这时就看不见物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足够的维生素A,在视网膜和肝脏酶的作用下,促进视紫红质再生,恢复对光的敏感性,使人在暗处可以看见物体的形和色,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的再生不仅缓慢而且不完全,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很长时间看不见物体,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暗适应能力下降,往往由于维生素A的严重缺乏,视紫红质不能再生所引起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夜盲症”。
2、为什么会有夜盲症?
我们了解了暗适应的生理过程,对夜盲也就不难理解了。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视网膜杆状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或杆状细胞本身的病变。
病种分类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如下:
01暂时性夜盲症
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

02、获得性夜盲症
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
03、先天性夜盲症
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
3、夜盲症的症状

不难看出,患有夜盲症的人在夜间视物时较黑的地方会特别黑,因此容易有安全隐患。
4、夜盲症的预防和治疗
01、预防
1.预防夜盲症并不难,多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品,如:鸡蛋、动物肝脏等。
2.首先要科学安排营养,特别对婴儿和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提倡食品多样化,除主食外,副食方面包括鱼、肉、蛋、豆类、乳品和动物内脏以及新鲜蔬菜之类,都应该有。
3.补充维生素A营养素或胡萝卜素提取物。β-胡萝卜素可以转发成维生素A,且没有副作用。
02、治疗
1、采取食疗治法,平时多补充含有维生素A的食品。

2、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夜盲症,早期易治,后期难治。但只要通过辨证论治,中药和针灸都能控制夜盲症病情之恶化和改善,甚至治愈。
3、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应急速补充大量的维生素A,内服鱼肝油或用维生素A点眼。防止眼球感染。闭合眼睑。重症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注:虽然夜盲症很多时候是由缺乏VitA造成的,但是VitA的补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过量服用,有可能会引起VitA中毒现象。

更多资讯 请关注天润光学官方微信
- 上一篇:情聚天润 欢度中秋——2017天润光学中秋联欢会回顾 2017/10/9
- 下一篇:秋分 2017/9/23